Quantcast
Channel: charliechan3的个人主页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7

在百貨公司讀小說

$
0
0
■作家與現場

在百貨公司讀小說

蔡淑玲  (20071027)




 台北真的很小!當全世界正如火如荼以光速發展環境美學,結合都市計畫、建築設計、生態環保,創造時尚為生活態度,我身處的地方何時才能感受到跨界創造的幸福感?

 跟平常一樣,早上九點,地下樓的咖啡店就開始賣早餐了。十一點百貨部門開賣前,有兩個小時的閱讀時間。我隨意翻閱當月的Vogue,繼續左拉的「婦女樂園」:狄妮絲帶著兩個弟弟來巴黎投靠阿叔,從聖拉薩火車站走出來想著阿叔的店不知道在那裡,左問右問一心就怕走失了方向。這時,轉過一個街角,突然看到的景觀簡直叫人目瞪口呆,當下狄妮絲臉紅心跳,全身竟像燃油的機器起動,開始蒸氣冒煙。你以為她撞上了生命裡的白馬王子,不料,左拉用盡戀人一見鍾情五雷轟頂的語彙,形容的卻是鄉下姑娘進城一眼被百貨公司吸引的神情。啊!看那燈火通明的大樓,玻璃櫥窗裡展示的布料精品!狄妮絲久久無法回神,把阿叔的店忘到九宵雲外。可惜現在我身旁坐的是位企圖拉保險的大姐,看著牽動不停的嘴角,聽不清楚她說什麼,心裡只想著:當年左拉在名為「便宜」的百貨公司裡觀察搜集了整整兩個月,才下筆寫成這本以百貨公司為主角的小說「婦女樂園」、婦女的幸福、女人的快樂天堂,一切就從巴黎開始的啊!



 阿嬸說可以在叔叔開的店裡幫忙,可狄妮絲滿心懷抱期望:一定要進去婦女樂園當售貨小姐!1870年在巴黎,一個鄉下女子要不洗衣服就只能賣小吃,身強體健工作一整天,扣掉租金只剩五十七毛錢。幹不了活的,高級的當交際花,低層的淪落為妓女或大學生的伴讀小姐。百貨公司包吃包住,求之不得的工作啊!可狄妮絲隱藏的心事說不出口,阿叔的店就快被百貨公司逼倒啦!一條街道明擺著兩種命運。阿叔的店又灰又舊,完全跟不上時代的變化,不說嫌棄,寄人籬下總不如自力更生吧。就這樣,左拉筆下活脫脫描繪出十九世紀現代新興的女性薪水階級。狄妮絲如願以償,開始上班直到小說第十四章:淡季裁員……。這時鐵門上卷,百貨部門開賣了。拉保險的大姐繼續說:沒有安全感的人越來越多,經濟不景氣,看不到願景。不過這情勢倒讓觀念有點改變,大家慢慢可以接受跟儲蓄保險不同的保險方式:保「真」的「險」。這時,隔壁髮廊老闆娘擦擦嘴站起來說:走人啦。妳看這麼一條大街上沒幾隻小貓,不比從前!對面美容按摩的說:想當年台灣錢淹腳目,業績最差的美容師,一個月也有七、八萬哪!我心裡咋舌,想到棄守出走的好友曾經的感歎:眼下真是家道中落、家道中落呵。



 對於經濟如何影響這個城市的實際狀況,我的「資料」幾乎都是這樣道聽塗說來的。總覺得選在百貨公司讀書寫字維繫了一定的社會現實感,畢竟這裡是一般大眾一般消費的聚合點,隨意在什麼UCC咖啡座就可以聽說「最近經理階層一定得移過去了」或是「你的鎖頭包已經不夠有fiu」之類的話題。台北的百貨公司有這種好處,可以坐下來休息聊天的角落比較多,比起我熟悉的巴黎要更生活化、更便利。感覺「在」台北,就是因為只有在台北的百貨公司,我才能、才喜歡、才做得到讀書寫字。倒不純粹是百貨公司本身,而是相關地緣連帶的效應,形成只有在台北能夠逛百貨公司看書寫論文,或像現在進行的稿子。因為台北夠小,才可能在一天之內,以百貨公司為據點,向外延伸或幅射出行進路線,連結商圈與商圈與商圈。從捷運忠孝復興站到市政府站之間,延展成我最主要的活動場所。因為這一段路我可以步行,沿著騎樓走一段、隨時跳上直行忠孝東路的212公車,或蹓到地下搭捷運。我稱信義新天地、華納影城一帶為家庭闔樂區;復興Sogo經微風往中興百貨方向為貴婦名媛競豔區;直行忠孝東路在明曜百貨附近,左手邊是BlingBling酷炫泡沫紅茶區,右邊則有時髦名人圈。至於火車站前後及中山站出口的衣蝶新光三越一帶就是OL及學生時尚養成區了。天母的大葉高島屋比較遠,配合郊外踏青才去。至於西門站出口的遠東百貨,則常常隨著真善美戲院的影展戲碼不定期光顧。每每從外地回到台北,我必定趕緊復習一下這段地理,才覺得身、在、台、北,享受台北允許的自主與便利。美不美,是另一回事。雖然百貨公司重複性太高(清一色都是日系),裡面的品牌、專櫃陳設與排列看來看去多半乏善可陳。不過,我這麼想:那裡又比得上台北的自在與便利呢?



 「婦女樂園」的老闆穆黑卻不只這麼想,除了便利與自在,百貨公司還要得是一個地方或甚至一個國家的門面和形象。穆黑跟投資搭檔誇下海口:大力擴建!要在拓寬的大道兩旁鋪張最新建材蓋成的新式建築,拱廊街加大、加高、加寬,層層疊起前所未有的欲望空間。每年三十萬法郎海報廣告費,二十萬份郵購型錄,五萬份譯成歐洲各國語言。要將巴黎的品味與生活型態傳遞到全世界!婦女樂園不僅僅是百貨公司,更是現代新世界的大教堂,開啟創世紀的新宗教。看吧!以百貨公司征服全世界!法蘭西第二帝國,的確以武力掠奪了亞洲的資源,提供巴黎名媛淑女的衣料與下午茶。品味的代價並不美麗,或許我們從未想過如何以百貨公司征服全世界,一輪世紀下來,品味的力量只足夠搶奪一個五百元的環保包,更何況這個社會的中產階級無從布爾喬亞就陷落為M型社會。1883年出版的小說至今一百多年,左拉集合了美好年代所有百貨公司的特色,配合文獻資料,寫成1870以前奧斯曼整建下巴黎新舊交接的轉變。那爭先恐後的場景曾經是當時百貨公司的經營哲學:品味的模仿壯盛了布爾喬亞的信心,製造了晉身貴族的假像。當品味還只是商品,婦女樂園就像剛成型的精神病院,你瞧:B太太又把上禮拜買的東西全數拿回來退錢。M太太為了一匹里昂新織的絲綢,可以褪盡羅衫,援交去也。左拉當然不會美化弱肉強食的冷酷,只是我更關注的是他對百貨公司建築設計的描述、新型銷售型態的分析、社會行為與人際關係、情感情緒與價值觀改變的紀錄,很難說他對現代化的社會與生活完全沒有期待,畢竟十九世紀末只有巴黎興得起百貨公司的盛況。歐洲其他國家都因為布爾喬亞不夠力量,以至於當年左拉的小說出版到法國以外的地方,何謂百貨公司?還要隨書注釋。



 二月我去了巴黎的「便宜」百貨公司拍了照片。這百貨公司自十九世紀開幕以來外觀幾乎一點也沒有變動,裡面的天花板仍保留了當年最時髦的鋼鐵玻璃,建築師就是建造巴黎鐵塔的艾菲爾。不過這百貨公司可不再物美價廉,「真便宜」當年刺激的是布爾喬亞新興的消費欲望,今天可沉澱累積為最具設計時尚感的精品名店。盲目的商品搶購經過學習慢慢沉澱出生活美學的時尚態度。我最愛廚房器具那一層設計──華麗的未來感,令人驚豔的是一盞盞水晶吊燈原來都是刀、叉、湯匙、 開罐器等組合而成。逛百貨公司像逛博物館,就在Chloe專櫃旁邊,驚喜發現一角設有紅色絲絨沙發的閱讀沙龍,牆上結合攝影時尚展出創意思維,每一件白襯衫上寫著一首詩:成衣詩、詩成衣,逛百貨公司──帶走穿上「詩」。從左拉的語境到今日的「便宜」百貨公司,消費的空間不斷重新書寫。我旋轉著手扶梯一直登高到百貨公司頂樓的書店,隨手翻開雜誌法文寫著La Vie,讀到一篇「時尚與建築的靈感結構」:結構性的外衣折迭、奏摺、包裹、印花圖案等,這些概念轉換到建築師手中,巨大的建築體變成人體,外在造型,就是一種衣裝態度。(曾璐/文)。我不免想起,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,馬賽爾在全巴黎最會穿衣的德蓋爾芒特夫人身上飄逸的福迪尼長裙,衣料的縐折輝映著威尼斯大教堂反射的陽光……。我才驚覺,台北真的很小!當全世界正如火如荼以光速發展環境美學,結合都市計畫、建築設計、生態環保,創造時尚為生活態度,我身處的地方何時才能感受到跨界創造的幸福感?

〔中時副刊〕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7

Trending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