柯那一班
◎朱天文
一
事情已經結束。
失蹤的王啟松自己回家了。王啟松的母親打電話通知校長,說孩子可憐,躲在家後面竹林裏,淋了一晚上雨。
校長淡淡把王母的話轉給她,終究是有責怪她的意思。她收拾好手提袋,趕十二點二十那班慢車回萬華,校工跑來叫她聽電話,仍是王啟松的母親。說:「阿松跟我都承認啦。老師啊對不起,我的孩子,以後還是要麻煩你啦。」
她道:「現在已鬧得全校知道,由學校決定吧。」掛掉電話,她哭起來,哭得很慘。
又一次,她不想幹了。人都走光了的學校,烏漆沈沈,南邊颳來廁所的阿摩尼亞味,以及種在廁所旁邊夜來香野蠻的臭香,令她窒息。整個環境是這樣的。她蹦珊走出行政大樓的時候,雨已停止,從黑處跑過來一條人影,是柯文雄,空便當盒裏的鐵匙跑得光噹響。問他怎麼還沒回去,柯文雄說:「路好暗,我陪老師走到車站。」「晚飯吃了沒?」「吃了麵。」柯文雄打開書包。拿出一個麵包給她,說:「我想老師也沒有吃飯。本來買了三個麵包,可是剛才我又餓了,吃掉一個,後來又吃掉一個。只剩這個了。」「你吃吧,老師不餓。」她不爭氣的叉哭了。破爛的身心至少有一點活轉回來。柯文雄問:「王啟松是不是會被記過?」她一直沒有講話。記過會造成正面的傷害。不記過也成了這樣的局面,也許是她也有錯。柯文雄陪她速速走下山,抄捷徑,草濕露重,一身水洛潛的,在月台上站了不一會兒,車就來了。很像昔日彭鏡送她,她送彭鏡。她對柯文雄最初的印象,是一次發國文成績,柯土來領考卷,當面就把那張三十七分考卷暴戾的揉成一團。她叫他回來,罵道:「三十七分,下次你給老師考七十三分。回去把考卷燙平,明天交來!」柯文雄分在普通班,坐教室有側角落,和他左有兩個虎頭熊腰號稱鐵三角。他們國二國丈會給她帶,升上國三,仍是她帶。她身兼國二實驗班導師,王啟松上學期原在普通班,保持第一名的優秀成績,這學期便調升進她的實驗班來,吊車尾。王啟松很拚,不孝雖然成績平平,兩次月考卻都上了前十名。她眼見原本就白淨的王啟松,越變得哲哲蒼蒼,青色的血管在表皮底下根根浮凸出來,她但願這個孩子真是不要太拚了。春假放完後,柯文雄突然來找她,說想要開始捻書,「剩下三個月,拚聯考, 有沒有希望?」她看著站在辦公桌前的柯文雄,想起學校運動會時,四百公尺他跑第一名,男生們噓他,罵他「帥得叨!」他是那種愛現愛現的孩子,掛在胸前繫著校慶紀念牌的藍色繩帶,就他一人綁到頭上去。飄揚飛跑的樣子,很多人都想揍他。何況她又不是他們班導師,數次教訓告訴她,不要再撈過界。她拿些鼓勵的話打發他了事。可是柯文雄提出了要求,希望老師來監督他進度。乏柯文雄的班導師不孝,去年才從學校結業,青冬冬的下巴殼未脫稚氣,一天不刮鬍子就成了虹鬢客。他帶的柯那一班普通班,蟬連每週整潔比賽的最末一名,週會上頒獎之後,照例要公佈陪榜名單,以示警惕。有一週他們連秩序比賽也包辦了,雙料末軍。那一週她發現,每天放學後,門窗緊閉的三?八教室裏面,總有好一陣子兵兵兵兵響,她去察看,原來是不孝鋤著掃把在掃地,椅子都搬到桌上了,──一屋子煙沙滾塵的,嗆死人。次日上他們課,她把這一幕慘狀描繪出來,諷喻他們要學會自愛,學生幾乎是齊聲唱諾道:「我們老師今天沒有排桌子。」叫她又好笑,又好氣。那是教歷史的不孝,和她聊過,做完一年實習生,拿到畢業證書,他不想再教了,「學生程度這麼差,天天跟他們一起,我一直在退步,退,退,退,很恐怖的感覺。」不李家中堅決反對,掙來的飯碗好端端把它丟掉,還要賠一筆錢,又沒找到其它職業,不看看每年普考高考擠破頭參加的人有多少,他幹嘛!不孝不依,對她說:「就算幾年沒錢賺也沒關係,我還年輕,賭得起,可總要給我看到我有成績,以後有希望。呆在這裏。只有完蛋。」多久前的事,好友小蔡從左營寫信給她,夾了一張白挺海軍服站在檻首遠眺大海的照片,寫道:「你要做一個老師,就要做到萬世師表,我會回來向你行一個最漂亮的軍禮。」小蔡不會明白,她第一天上課就駭呆了,國中一年級的學生,他們甚至不知道蔣中正名介石,浙江奉化縣人。她足足呆了一刻鐘,把昨晚準備的教材卜師大捻書時學來齣那一。大套教學法,全部擱下,一包包告訴他們,哪裏哪裏 重要,用紅筆在旁邊劃一條線,對啦,劃下來,要記住。地也無法相信「愛的教育」這個真理叫她怎麼去愛?男生班這些男生,個頭全部比她高,如猿似熊,那充塞在教室裏的汗臭、體味和憊懶蕪亂,經常使她灰心得從太陽穴一陣陣脹疼到後腦枸。曾經她教到「子產執政,鄭人欲殺子產」,居然有學生在課本空白的地方寫著,「我欲殺康懷萱。」當下她是忍住,走回講台繼續講解課文,沒兩包話,竟就機伶伶一顫,委屈得哭出來。過後她解嘲:「拿我和子產比,這個老師還當得員成功。」要殺她的程火耀,學期結束時跑來跟她說「對不起,老師」,她仍不會相信那是愛的感化。有時她覺得,其實只是人跟人的對待和相處,哪有那麼多的愛。倒是眼淚多,哭出來的江山,學生們都跟她親近。但是一年比一再老師」,她仍不會相信那是愛的感化。有時她覺得,其實只是人跟人的對待和相處,哪有那麼多的愛。倒是眼淚多,哭出來的江山,學生們都跟她親近。
但是一年比一年,與人相處越難了。母親偶爾來臺北住,還不斷問起彭鏡。以前彭鏡打電話來,大嫂永遠是熱心過度的替她拉攏。不是她多心,也曉得大嫂盼望她能夠早日嫁掉,小姪兒大了。總不能還跟哥嫂擠一個房間睡覺。由不得她想嫁不想嫁,曾幾何時,怎麼就變成了一件公眾的麻煩。
她心底羨慕小李,想他是男人,跑得開。她現在可以賺錢了,如果不做老師,還真不知道能做什麼。
當她告訴柯文雄:「你要跟老師一起讀書,就沒有回頭的餘地。」下意識裏,不定她是講給自己聽的,為說服自己什麼。
三
柯文雄每天放學後來辦公室,做兩份三份模擬考卷,做完一張她改一張,訂正完錯誤才回家。柯伏案考試,她批週記或作文,聽見三年級的實驗班還在上課,下週要英文模擬考試比賽,教英文的江老師自己帶三○三班,非得第一不行,留校給學生溫書考試,有時突然暴風雨前的寧靜,跟著一陣竹條劈劈劈打得抽響。她每吃一驚,抬起頭,最怕看見黃昏滿室。各張桌子上積堆著高高疊疊作業簿子,空蕩蕩少人的辦公室,有一種荒蕪。幸好柯坐在那裏,起勁的做考卷,她才漸漸心定下來。
常常是這樣,面對講台下那些孩子,拔長中還未長成形的軀幹和頭顱,充滿了精力跟無知,永遠在蠕蠕騷動,她必須從當中找到至少一張能夠互通聲息的臉孔,當做定點,然後她才能夠平靜不受挫的把課講下去。王啟松便生著這樣一張臉孔,戴細邊眼鏡,嘴唇有菱有弧。
王啟松的爸爸賣豬肉,一家女孩子,唯他一個男生,么兒。很自律向上,從普通班升進實驗班,才二年級,看他拚的樣子,還有一年時間呢。她不時在他週記上批更多一些勉勵的話,上課當中常常望到他,那張單薄知性的臉,也總給她回應。
先是辦公室裏聊起來,英文老師說:「王啟松月考考了那麼高分,小考成績那麼差。」
日後,是數學老師在登記成績,忽然覺得王啟松的那張卷子,不是自己批改的,來找她,指給她看卷頭分數道:「八十八分,底下這一槓,很奇怪。你看別人的,喏,這幾張,都沒一槓。」
她注視那兩個鮮紅的8字,底下斜斜打了一筆橫槓,仍沒有懂。數學老師說:「我的習慣是從來都不劃這一槓。」
「那是誰改的?王啟松?」她問。
幾位老師把卷子翻找出來查看,倒沒什麼,唯英文卷子已發還學生了。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,研判結果,推測是每堂月考完後,該科多餘的三兩張試卷,都會被學生要去對答案,王啟松取得一份後帶回家,重新填上答案,再用紅筆批改,打上分數,然後設法與原試卷交換。問題是,他要花多大的功夫和心力。儘快找到更換試卷的時機。推測至此,老師們皆無法置信,這是一個國二孩子可以勝任的事情。
隔堂,英文老師想到一種可能,她住學校近,晚上收了若干學生在她家裏補習,王啟松也參加了補習。她通常把試卷帶回去改,學生們也有鬧著先睹為快要看成績的,說不定王啟松就趁亂用了這個機會的呢?辦公室又一陣紛云沸揚。
四
挨到第二天,她決定找王啟松來問。利用作文課下半堂,她暫借空著的保健室,找同學叫王啟松來,導師要個別談話。
她等王啟松來,很難受,像磨砂紙在心上礪礪的擦過來,擦過去。像她最後一次見彭鏡,當她察覺出跟彭鏡不對的時候,她要知道為什麼,想見彭鏡的慾望排山倒海向她打來,打得她簡直顧不得羞恥,沒預先電話告訴彭鏡,就搭了中興號去臺中找他。頭次到中港路彭鏡的住處,也是他的公司,家徒四壁,鋼灰辦公桌散置其間,電話倒有三、四架。
彭鏡乍見她,大吃一驚,竟無歡喜的意思。把她安置坐下,正要講話,電話鈴響,去接。一位小弟模樣的青年替她沖了杯熱茶,彭鏡打完電話,面對她坐下,才開頭說:「怎麼突然跑來了?學校上課──」又是電話。之後就像這樣,寥寥寒暄不得幾句,夾雜著彭鏡突然怒聲道:「小林電話你接,說我不在!」結果還得他接。交代著出貨的專,一堆她聽不懂的數目字和術語,嗡嗡在她旁邊膨脹。
她垂眼俯瞰桌面,玻璃板下壓著亂糟糟的名片、雜誌撕下來的一角廣告、電話號碼,以及許多照片。待她看出照片裏有彭鏡,幾張是一夥人青春喧鬧的郊遊照,幾張是彭鏡和一個長髮女孩歡樂的合照,女孩即使在團體照中,也顯得搶眼,而總在彭鏡旁邊。
這就是她要的答案了麼?幸好她手中捧著一杯熱茶,她咬住杯沿彷彿在喝水的樣子,極力控制住一湧而上的淚水。彭鏡講了很久電話回來,故意的,或是隨意的,把一份報紙跟汽車雜誌什麼的丟在桌上,蓋住了那些照片。
她告訴彭鏡,她幫家裏來臺中辦事,因為她父親在做面霜,菲律賓已來了十二萬瓶訂單,他們借了一名藥劑師的執照,順道來看他。說著,便起身告辭。
彭鏡無論如何要請她吃個飯。午后一點半鐘光景,她還沒吃,彭鏡也說沒吃,雖然垃圾筒上浮塞著白色寶力龍便當盒和用過的衛生筷,昭昭可見。
他們拐了兩條街,去吃西餐,兩人隨便叫,結果叫了兩客黑胡椒牛排,結果兩人根本吃不下。越吃越多,越吃越久,碟碗清鏘相碰。用不慣的刀叉鈍鈍割著八分熟肉,好像鈍鈍在割著心。有一晌,彭鏡決定要表白什麼似的,啞聲說:「懷萱,」但侍者來替他們高腳杯加水,滴瀝瀝注滿了冰水的杯子,滲著晶盈的珠霧,彭鏡卻又無話了。
向來彭鏡訥於言,但這個當口他連隻字片語還吝嗇,任由時光從他們之間泥泥輾去。最後侍者來問他們紅茶或咖啡,他們叫了紅茶,已沒有任何機會再給他們了。
他們不約而同望向人字帷幕半遮的二樓窗外,隔斷了市聲,塵灰藹藹,一切擲地無息。遺憾,有些人的是響亮的,而他們的,卻是不明不白的萎棄於地。這個污暗灰悶的記憶,很難把它忘掉,比失去一次愛情,更令人不堪。
彭鏡說:「有車,公司的車,我回去開來,送你去藥劑師那裏。」他很不自然的講著,臉漲得青紫,因為曉得並沒有什麼藥劑師那裏。
她謝謝了,彭鏡竟又掙不出別的言語?她說:「我坐計程車去,在育英街。」那是小蔡的姐姐家,小蔡用過這個地址寫信給她。
彭鏡站在馬路上為她招草,險不被輛摩托車撞倒。她現在想起他那招車的手勢和身影,渙散落魄,像風中一枝蓬亂的稻草人。她不曾磨滅的苦楚中,一起也包容了彭鏡這個人。
三
有著藥辛氣味的保健室,她正站在磅秤上觀看體重,久久,已不知觀想到何處去。有人喊她老師,她回頭見是王啟松,喚他進來坐下。
她道:「老師跟你們說過,你們要做壞事的話,先讓老師知道。如果從訓導處或別人誰那裏來跟我告狀,我才知道的話,那時候老師就是想幫你們也沒辦法了,對不對?」
王啟松不迴避她的注視,點點頭,正如上課當中望向他時那樣。頃刻間她覺得老師們的推測是否都錯了,幾乎不能把約談繼續下去。她看著橫立在屋中的舊白屏風,呆呆一陣。可是王啟松在等地,她便把桌上一冊黃色講義夾翻開,抽出那張數學考卷,移到王啟松面前,說:「你對老師要講實話。」
王啟松瞥一眼考卷,那張臉,她但願一輩子不要再讓她看見第二次的臉,說明了事實。但他說:「我的考卷呀。要幹嘛?」
她不能相信自己聽到的,激動了起來。「鄧老師告訴我,這張考卷不是他改的。」
王啟松表示不懂。她重重點著八十八分下面的一槓,顫抖道:「鄧老師他不會打這一槓,從來不會!」
僵持良久之後,她比較平靜了,說:「告訴老師,你是不是把考卷偷換過?」
「我沒有。」王啟松說。
「沒有嗎?」
「沒有。」王啟松辯道:「有些老師也沒有自己改考卷,很可能找別人幫忙他改啊。」
她厭恨起眼前此人,說:「你為什麼要騙我。」
王啟松說:「我沒有。」她刷地抓起考卷,塞到他身上,怒道:「你回去好好想想,想通了,再來辦公室找我!」
王啟松走後,她癱跌在椅子裏,那個污暗灰悶的感覺,再度自記憶深穴中爬出,濕涼的將她纏住。
下午第六堂下課,同學跑來辦公室,說王啟松不見了,書包還在抽屜裏。第七堂課,仍不見人。有同學看見他像是往後山去了,她帶學生上山找,臨晚下起雨,解散了同學們,回到辦公室,打電話給王啟松家,問他回家沒有,如有消息,請通知學校。
學生出了事情,辦公室一直喧騰到夜晚,光是王啟松家裏就頻頻打來多少詢問電話。最後剩下幾位主任和校長留守,各據一角座位,等待音訊。總之,是她康懷萱闖的禍,那沈默的空氣,與慘澹的日光燈下每張嚴肅的臉,沒有任何人能幫助她。
她又接到王啟松母親的電話,語氣很壞,扯了些他們王家只有這個兒子的話,說:「孩子犯錯你就記過好了,為什麼要審問他──」接著是他祖母,搶過電話罵她:「我孫子要死了,我也要你死!」
此刻她在火車上回家的途中,真希望她的聽覺只是一支錄音帶,可以洗掉,洗掉那些釘在她耳上的毒咒。
回家,她大哥大嫂的家。
父親大多時間也住這裏,年節才回羅東老家。區公所退休後,跟二哥他們在老家做面霜。寒暑假她會被叫回羅東做,不斷把一條條粉紅色塑膠小瓶裝滿了膠稠的乳漿,旋上瓶蓋。或者她負責在瓶側貼上一塊金黃標簽,簽上印著「華姿化妝品」等一些蠅頭黑字。但他們做了兩批訂單就沒了,賠掉兩百多萬,滿屋子堆著成箱的貨。如今父親又在大哥家裏批了茶葉來,摻些茶葉梗,分裝成二兩一包的茶葉批出去。大嫂被捲入參加勞動,大哥下班回來亦做。她得改作業免了。大嫂總講她,「人家當老師,對面那個郭太太呀,晚出早歸,就你當個老師,早出晚歸哦,錢也沒 多。」講幾回了,她又不免多心。
人一輩子,可奢望的,實在太少。她經常高估了人生。
六
柯和她說,他們鐵三角瓦解了,很難過。他放學回家途中,被兩名別校學生堵住,把他書包扔進水溝,罵他;「你都混了,還讀什麼書!」
她說:「你現在是在還債,還以前不讀書的債。從四月十一號你開始要讀書,這些事情就一定會碰到,不必受影響,讀你的。」
曾經在朝會上,校長特別把柯文雄褒揚了一番,稱讚他是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榜樣,要大家效法。早上被褒揚,下午就遭人又打,書包被搶走,丟回來時,裏頭的書都不見了。
流波所及,她也遭殃。曾經有學生來討熱水泡麵,飲水器在她位子斜背後,學生側著身子擠進她坐的椅子後面要接水,不方便,她便起身拿過學生手中的保力龍碗,替他按鈕裝熱開水,立刻辦公室那邊老蔡就說了:「康懷萱,學生有腳有手啦,讓他們自已去罷,對他們那麼好!」
她已學會老著面皮,笑了笑。初來這裏教書時,因為每天到學校陪學生早自習,招來同事們淡言淡語的,她還不知,最後老蔡來告訴她:「大家不興這麼著,你一人大清晨的來,校長面前,我們不好不也跟你學樣,弄得大家都辛苦,何必呢。」
她為此事,背地哭了一場。便依老蔡的勸告停止了幾天,很氣悶,漸漸又回到原樣,幾分罪過,幾分謙卑的,倒也挨了過去。以後她總是頭一個來到教室,把窗門一扇扇打開,冬天天仍暗時,就先開燈。養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慣,不論前夜多晚睡,次日一定五點起床。有一天她批到一本週記,寫說他們教室早晨的燈光開在那裏,給人非常安全的感覺,會想早一點來學校唸書。這是她不曾預期的,心中酸酸一熱。
後來柯又來找她,欲言又止的樣子,問他什麼緣故。原來柯的父親跑船,母親開雜貨店,大約是一次他在看書,被哥哥取笑了,他只好每天放學回家,吃過飯就上床睡覺。家人入睡後,他再爬起來K書,清晨四、五點再睡回籠覺。母親光看他整日昏睡,早上叫又叫不醒,氣得牙癢,父親一下船回家,便告了狀。父親把他叫到跟前,罵他不必唸書了,去做事。
柯娓娓道著家務事,當時他們一起走下山,沿著鐵軌往夕陽籠罩的車站漫步去。她發現。柯其實並不如他的講話內容那樣苦惱,像絕大部份年輕人,他們只是要講,要發表,要熱烈淘淘的給予別人,不理會與人應對,而幾乎帶著霸氣的,就是要給。某方面來說,他們其實是跟自己那個生命橫溢的影子在囈語,旖旎。所以她安詳的聽。也沒有建議,聽聽會自想到日常的許多煩瑣上去,回來眼前時,有點疲倦的,打了個呵欠。
柯憂愁的問她:「怎麼辦老師?」
她說:「爸爸是以退為進,激將你。你當然要讓,等考上學校,爸爸高興還來不及,怎麼會不讓你讀。」
柯說:「可是老師你不知道我爸那種人,那種。嘖!很專制,言出必行──」
她打斷說:「老師擔保可以嗎。如果你考上高中,爸爸不讓你讀,老師幫你去跟爸爸爭。」
柯滿意了。不,他仍不滿意,一邁一大步的走著枕木,左搖右晃的,心猶未足。
七
至今,她仍會常常想起與彭鏡在一起的時光。
他們都是羅東人,彭鏡唸統計系,跟她的學校隔在麗水街兩頭,因為回過幾次火車回羅東,漸熟稔。有一天他居然穿越整條麗水街來女生宿舍找她,以後便常常來了。過年回鄉,初一來跟她拜年,全家人小兔驚跳般,避得精光,留下客廳他們二人,和一茶几糖食水果,談話不多,光陰卻真短,滿溢著華姿化妝品的甜香。
他早她一年畢業,服兵役時寫信來,信上永遠比他們相處時確定,和熱情。她分發到此教書,他放假還跑來過一次,她請他在山腳下吃了碗蹄花麵,他就回臺北了。次日上課,學生鬧她,昨天誰誰是老師的男朋友哦,她說不是,但也自知一臉掩藏不住的笑,洩露無遺。
彭鏡服完兵役,去臺中跟他哥哥做貿易,信中提過走出口機械零件。很忙,忙得越來越沒有時間寫信,電話也沒有。跟彭鏡,她也是高估太多了嗎?
現在她每月交給嫂嫂兩千塊伙食費,給父親少一些,母親多一些,自己花用餘下的存郵局,還打了個會。她正在找房子,計劃搬出大哥家租居。她真渴望能有一個自己居住的空閒,她將擺很少很少的家俱,留出最大的空地可以隨意走來走去。她的桌上,絕不要堆放東西,要清清爽爽的一大張桌面,只擺一盆鮮碧的鐵線蕨。
最後,她要買一盞好燈。絕不要日光燈,像辦公室和教室用的,它們只會把原已剝落的水泥牆壁照得更窮敗,銀青燈光下的人的氣色最難看了。她的屋子要充塞著暖黃色明亮的燈光,愛開多久就開多久,不必像嫂嫂家客廳那盞美術燈。只有客人來才開它。
她想著這些的時候,恍惚瞌睡去了。
第二天,她下了火車站已嫌遲。招計程車趕上山。一名粗漢喊她康老師,嚼檳榔的血盆大口朝她齜牙傻笑,好不駭人。漢子熱絡的幫她叫了車,令司機不准收康老師的錢,對她說:「老師你放心,在我的地方坐搭哭洗不要錢。」
她慢慢記起他叫楊光義,常常到訓導處寫悔過書,她曾罰他抄寫四遍孟子見梁惠王。他是把四枝原子筆綁在一起一次抄完的。
計程車爬上坡,駛過薔薇盛開的王豆漿門前,她歎口氣好笑,心想楊光義,教了他半天,還是流氓。
八
王啟松轉學了。
柯丈雄考上基隆省中。
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寫完
民國七十五年三月十七、八日中央日報海外版
(※按:本文收入朱天文《炎夏之都〉一書,三三版。)
◎朱天文
一
事情已經結束。
失蹤的王啟松自己回家了。王啟松的母親打電話通知校長,說孩子可憐,躲在家後面竹林裏,淋了一晚上雨。
校長淡淡把王母的話轉給她,終究是有責怪她的意思。她收拾好手提袋,趕十二點二十那班慢車回萬華,校工跑來叫她聽電話,仍是王啟松的母親。說:「阿松跟我都承認啦。老師啊對不起,我的孩子,以後還是要麻煩你啦。」
她道:「現在已鬧得全校知道,由學校決定吧。」掛掉電話,她哭起來,哭得很慘。
又一次,她不想幹了。人都走光了的學校,烏漆沈沈,南邊颳來廁所的阿摩尼亞味,以及種在廁所旁邊夜來香野蠻的臭香,令她窒息。整個環境是這樣的。她蹦珊走出行政大樓的時候,雨已停止,從黑處跑過來一條人影,是柯文雄,空便當盒裏的鐵匙跑得光噹響。問他怎麼還沒回去,柯文雄說:「路好暗,我陪老師走到車站。」「晚飯吃了沒?」「吃了麵。」柯文雄打開書包。拿出一個麵包給她,說:「我想老師也沒有吃飯。本來買了三個麵包,可是剛才我又餓了,吃掉一個,後來又吃掉一個。只剩這個了。」「你吃吧,老師不餓。」她不爭氣的叉哭了。破爛的身心至少有一點活轉回來。柯文雄問:「王啟松是不是會被記過?」她一直沒有講話。記過會造成正面的傷害。不記過也成了這樣的局面,也許是她也有錯。柯文雄陪她速速走下山,抄捷徑,草濕露重,一身水洛潛的,在月台上站了不一會兒,車就來了。很像昔日彭鏡送她,她送彭鏡。她對柯文雄最初的印象,是一次發國文成績,柯土來領考卷,當面就把那張三十七分考卷暴戾的揉成一團。她叫他回來,罵道:「三十七分,下次你給老師考七十三分。回去把考卷燙平,明天交來!」柯文雄分在普通班,坐教室有側角落,和他左有兩個虎頭熊腰號稱鐵三角。他們國二國丈會給她帶,升上國三,仍是她帶。她身兼國二實驗班導師,王啟松上學期原在普通班,保持第一名的優秀成績,這學期便調升進她的實驗班來,吊車尾。王啟松很拚,不孝雖然成績平平,兩次月考卻都上了前十名。她眼見原本就白淨的王啟松,越變得哲哲蒼蒼,青色的血管在表皮底下根根浮凸出來,她但願這個孩子真是不要太拚了。春假放完後,柯文雄突然來找她,說想要開始捻書,「剩下三個月,拚聯考, 有沒有希望?」她看著站在辦公桌前的柯文雄,想起學校運動會時,四百公尺他跑第一名,男生們噓他,罵他「帥得叨!」他是那種愛現愛現的孩子,掛在胸前繫著校慶紀念牌的藍色繩帶,就他一人綁到頭上去。飄揚飛跑的樣子,很多人都想揍他。何況她又不是他們班導師,數次教訓告訴她,不要再撈過界。她拿些鼓勵的話打發他了事。可是柯文雄提出了要求,希望老師來監督他進度。乏柯文雄的班導師不孝,去年才從學校結業,青冬冬的下巴殼未脫稚氣,一天不刮鬍子就成了虹鬢客。他帶的柯那一班普通班,蟬連每週整潔比賽的最末一名,週會上頒獎之後,照例要公佈陪榜名單,以示警惕。有一週他們連秩序比賽也包辦了,雙料末軍。那一週她發現,每天放學後,門窗緊閉的三?八教室裏面,總有好一陣子兵兵兵兵響,她去察看,原來是不孝鋤著掃把在掃地,椅子都搬到桌上了,──一屋子煙沙滾塵的,嗆死人。次日上他們課,她把這一幕慘狀描繪出來,諷喻他們要學會自愛,學生幾乎是齊聲唱諾道:「我們老師今天沒有排桌子。」叫她又好笑,又好氣。那是教歷史的不孝,和她聊過,做完一年實習生,拿到畢業證書,他不想再教了,「學生程度這麼差,天天跟他們一起,我一直在退步,退,退,退,很恐怖的感覺。」不李家中堅決反對,掙來的飯碗好端端把它丟掉,還要賠一筆錢,又沒找到其它職業,不看看每年普考高考擠破頭參加的人有多少,他幹嘛!不孝不依,對她說:「就算幾年沒錢賺也沒關係,我還年輕,賭得起,可總要給我看到我有成績,以後有希望。呆在這裏。只有完蛋。」多久前的事,好友小蔡從左營寫信給她,夾了一張白挺海軍服站在檻首遠眺大海的照片,寫道:「你要做一個老師,就要做到萬世師表,我會回來向你行一個最漂亮的軍禮。」小蔡不會明白,她第一天上課就駭呆了,國中一年級的學生,他們甚至不知道蔣中正名介石,浙江奉化縣人。她足足呆了一刻鐘,把昨晚準備的教材卜師大捻書時學來齣那一。大套教學法,全部擱下,一包包告訴他們,哪裏哪裏 重要,用紅筆在旁邊劃一條線,對啦,劃下來,要記住。地也無法相信「愛的教育」這個真理叫她怎麼去愛?男生班這些男生,個頭全部比她高,如猿似熊,那充塞在教室裏的汗臭、體味和憊懶蕪亂,經常使她灰心得從太陽穴一陣陣脹疼到後腦枸。曾經她教到「子產執政,鄭人欲殺子產」,居然有學生在課本空白的地方寫著,「我欲殺康懷萱。」當下她是忍住,走回講台繼續講解課文,沒兩包話,竟就機伶伶一顫,委屈得哭出來。過後她解嘲:「拿我和子產比,這個老師還當得員成功。」要殺她的程火耀,學期結束時跑來跟她說「對不起,老師」,她仍不會相信那是愛的感化。有時她覺得,其實只是人跟人的對待和相處,哪有那麼多的愛。倒是眼淚多,哭出來的江山,學生們都跟她親近。但是一年比一再老師」,她仍不會相信那是愛的感化。有時她覺得,其實只是人跟人的對待和相處,哪有那麼多的愛。倒是眼淚多,哭出來的江山,學生們都跟她親近。
但是一年比一年,與人相處越難了。母親偶爾來臺北住,還不斷問起彭鏡。以前彭鏡打電話來,大嫂永遠是熱心過度的替她拉攏。不是她多心,也曉得大嫂盼望她能夠早日嫁掉,小姪兒大了。總不能還跟哥嫂擠一個房間睡覺。由不得她想嫁不想嫁,曾幾何時,怎麼就變成了一件公眾的麻煩。
她心底羨慕小李,想他是男人,跑得開。她現在可以賺錢了,如果不做老師,還真不知道能做什麼。
當她告訴柯文雄:「你要跟老師一起讀書,就沒有回頭的餘地。」下意識裏,不定她是講給自己聽的,為說服自己什麼。
三
柯文雄每天放學後來辦公室,做兩份三份模擬考卷,做完一張她改一張,訂正完錯誤才回家。柯伏案考試,她批週記或作文,聽見三年級的實驗班還在上課,下週要英文模擬考試比賽,教英文的江老師自己帶三○三班,非得第一不行,留校給學生溫書考試,有時突然暴風雨前的寧靜,跟著一陣竹條劈劈劈打得抽響。她每吃一驚,抬起頭,最怕看見黃昏滿室。各張桌子上積堆著高高疊疊作業簿子,空蕩蕩少人的辦公室,有一種荒蕪。幸好柯坐在那裏,起勁的做考卷,她才漸漸心定下來。
常常是這樣,面對講台下那些孩子,拔長中還未長成形的軀幹和頭顱,充滿了精力跟無知,永遠在蠕蠕騷動,她必須從當中找到至少一張能夠互通聲息的臉孔,當做定點,然後她才能夠平靜不受挫的把課講下去。王啟松便生著這樣一張臉孔,戴細邊眼鏡,嘴唇有菱有弧。
王啟松的爸爸賣豬肉,一家女孩子,唯他一個男生,么兒。很自律向上,從普通班升進實驗班,才二年級,看他拚的樣子,還有一年時間呢。她不時在他週記上批更多一些勉勵的話,上課當中常常望到他,那張單薄知性的臉,也總給她回應。
先是辦公室裏聊起來,英文老師說:「王啟松月考考了那麼高分,小考成績那麼差。」
日後,是數學老師在登記成績,忽然覺得王啟松的那張卷子,不是自己批改的,來找她,指給她看卷頭分數道:「八十八分,底下這一槓,很奇怪。你看別人的,喏,這幾張,都沒一槓。」
她注視那兩個鮮紅的8字,底下斜斜打了一筆橫槓,仍沒有懂。數學老師說:「我的習慣是從來都不劃這一槓。」
「那是誰改的?王啟松?」她問。
幾位老師把卷子翻找出來查看,倒沒什麼,唯英文卷子已發還學生了。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,研判結果,推測是每堂月考完後,該科多餘的三兩張試卷,都會被學生要去對答案,王啟松取得一份後帶回家,重新填上答案,再用紅筆批改,打上分數,然後設法與原試卷交換。問題是,他要花多大的功夫和心力。儘快找到更換試卷的時機。推測至此,老師們皆無法置信,這是一個國二孩子可以勝任的事情。
隔堂,英文老師想到一種可能,她住學校近,晚上收了若干學生在她家裏補習,王啟松也參加了補習。她通常把試卷帶回去改,學生們也有鬧著先睹為快要看成績的,說不定王啟松就趁亂用了這個機會的呢?辦公室又一陣紛云沸揚。
四
挨到第二天,她決定找王啟松來問。利用作文課下半堂,她暫借空著的保健室,找同學叫王啟松來,導師要個別談話。
她等王啟松來,很難受,像磨砂紙在心上礪礪的擦過來,擦過去。像她最後一次見彭鏡,當她察覺出跟彭鏡不對的時候,她要知道為什麼,想見彭鏡的慾望排山倒海向她打來,打得她簡直顧不得羞恥,沒預先電話告訴彭鏡,就搭了中興號去臺中找他。頭次到中港路彭鏡的住處,也是他的公司,家徒四壁,鋼灰辦公桌散置其間,電話倒有三、四架。
彭鏡乍見她,大吃一驚,竟無歡喜的意思。把她安置坐下,正要講話,電話鈴響,去接。一位小弟模樣的青年替她沖了杯熱茶,彭鏡打完電話,面對她坐下,才開頭說:「怎麼突然跑來了?學校上課──」又是電話。之後就像這樣,寥寥寒暄不得幾句,夾雜著彭鏡突然怒聲道:「小林電話你接,說我不在!」結果還得他接。交代著出貨的專,一堆她聽不懂的數目字和術語,嗡嗡在她旁邊膨脹。
她垂眼俯瞰桌面,玻璃板下壓著亂糟糟的名片、雜誌撕下來的一角廣告、電話號碼,以及許多照片。待她看出照片裏有彭鏡,幾張是一夥人青春喧鬧的郊遊照,幾張是彭鏡和一個長髮女孩歡樂的合照,女孩即使在團體照中,也顯得搶眼,而總在彭鏡旁邊。
這就是她要的答案了麼?幸好她手中捧著一杯熱茶,她咬住杯沿彷彿在喝水的樣子,極力控制住一湧而上的淚水。彭鏡講了很久電話回來,故意的,或是隨意的,把一份報紙跟汽車雜誌什麼的丟在桌上,蓋住了那些照片。
她告訴彭鏡,她幫家裏來臺中辦事,因為她父親在做面霜,菲律賓已來了十二萬瓶訂單,他們借了一名藥劑師的執照,順道來看他。說著,便起身告辭。
彭鏡無論如何要請她吃個飯。午后一點半鐘光景,她還沒吃,彭鏡也說沒吃,雖然垃圾筒上浮塞著白色寶力龍便當盒和用過的衛生筷,昭昭可見。
他們拐了兩條街,去吃西餐,兩人隨便叫,結果叫了兩客黑胡椒牛排,結果兩人根本吃不下。越吃越多,越吃越久,碟碗清鏘相碰。用不慣的刀叉鈍鈍割著八分熟肉,好像鈍鈍在割著心。有一晌,彭鏡決定要表白什麼似的,啞聲說:「懷萱,」但侍者來替他們高腳杯加水,滴瀝瀝注滿了冰水的杯子,滲著晶盈的珠霧,彭鏡卻又無話了。
向來彭鏡訥於言,但這個當口他連隻字片語還吝嗇,任由時光從他們之間泥泥輾去。最後侍者來問他們紅茶或咖啡,他們叫了紅茶,已沒有任何機會再給他們了。
他們不約而同望向人字帷幕半遮的二樓窗外,隔斷了市聲,塵灰藹藹,一切擲地無息。遺憾,有些人的是響亮的,而他們的,卻是不明不白的萎棄於地。這個污暗灰悶的記憶,很難把它忘掉,比失去一次愛情,更令人不堪。
彭鏡說:「有車,公司的車,我回去開來,送你去藥劑師那裏。」他很不自然的講著,臉漲得青紫,因為曉得並沒有什麼藥劑師那裏。
她謝謝了,彭鏡竟又掙不出別的言語?她說:「我坐計程車去,在育英街。」那是小蔡的姐姐家,小蔡用過這個地址寫信給她。
彭鏡站在馬路上為她招草,險不被輛摩托車撞倒。她現在想起他那招車的手勢和身影,渙散落魄,像風中一枝蓬亂的稻草人。她不曾磨滅的苦楚中,一起也包容了彭鏡這個人。
三
有著藥辛氣味的保健室,她正站在磅秤上觀看體重,久久,已不知觀想到何處去。有人喊她老師,她回頭見是王啟松,喚他進來坐下。
她道:「老師跟你們說過,你們要做壞事的話,先讓老師知道。如果從訓導處或別人誰那裏來跟我告狀,我才知道的話,那時候老師就是想幫你們也沒辦法了,對不對?」
王啟松不迴避她的注視,點點頭,正如上課當中望向他時那樣。頃刻間她覺得老師們的推測是否都錯了,幾乎不能把約談繼續下去。她看著橫立在屋中的舊白屏風,呆呆一陣。可是王啟松在等地,她便把桌上一冊黃色講義夾翻開,抽出那張數學考卷,移到王啟松面前,說:「你對老師要講實話。」
王啟松瞥一眼考卷,那張臉,她但願一輩子不要再讓她看見第二次的臉,說明了事實。但他說:「我的考卷呀。要幹嘛?」
她不能相信自己聽到的,激動了起來。「鄧老師告訴我,這張考卷不是他改的。」
王啟松表示不懂。她重重點著八十八分下面的一槓,顫抖道:「鄧老師他不會打這一槓,從來不會!」
僵持良久之後,她比較平靜了,說:「告訴老師,你是不是把考卷偷換過?」
「我沒有。」王啟松說。
「沒有嗎?」
「沒有。」王啟松辯道:「有些老師也沒有自己改考卷,很可能找別人幫忙他改啊。」
她厭恨起眼前此人,說:「你為什麼要騙我。」
王啟松說:「我沒有。」她刷地抓起考卷,塞到他身上,怒道:「你回去好好想想,想通了,再來辦公室找我!」
王啟松走後,她癱跌在椅子裏,那個污暗灰悶的感覺,再度自記憶深穴中爬出,濕涼的將她纏住。
下午第六堂下課,同學跑來辦公室,說王啟松不見了,書包還在抽屜裏。第七堂課,仍不見人。有同學看見他像是往後山去了,她帶學生上山找,臨晚下起雨,解散了同學們,回到辦公室,打電話給王啟松家,問他回家沒有,如有消息,請通知學校。
學生出了事情,辦公室一直喧騰到夜晚,光是王啟松家裏就頻頻打來多少詢問電話。最後剩下幾位主任和校長留守,各據一角座位,等待音訊。總之,是她康懷萱闖的禍,那沈默的空氣,與慘澹的日光燈下每張嚴肅的臉,沒有任何人能幫助她。
她又接到王啟松母親的電話,語氣很壞,扯了些他們王家只有這個兒子的話,說:「孩子犯錯你就記過好了,為什麼要審問他──」接著是他祖母,搶過電話罵她:「我孫子要死了,我也要你死!」
此刻她在火車上回家的途中,真希望她的聽覺只是一支錄音帶,可以洗掉,洗掉那些釘在她耳上的毒咒。
回家,她大哥大嫂的家。
父親大多時間也住這裏,年節才回羅東老家。區公所退休後,跟二哥他們在老家做面霜。寒暑假她會被叫回羅東做,不斷把一條條粉紅色塑膠小瓶裝滿了膠稠的乳漿,旋上瓶蓋。或者她負責在瓶側貼上一塊金黃標簽,簽上印著「華姿化妝品」等一些蠅頭黑字。但他們做了兩批訂單就沒了,賠掉兩百多萬,滿屋子堆著成箱的貨。如今父親又在大哥家裏批了茶葉來,摻些茶葉梗,分裝成二兩一包的茶葉批出去。大嫂被捲入參加勞動,大哥下班回來亦做。她得改作業免了。大嫂總講她,「人家當老師,對面那個郭太太呀,晚出早歸,就你當個老師,早出晚歸哦,錢也沒 多。」講幾回了,她又不免多心。
人一輩子,可奢望的,實在太少。她經常高估了人生。
六
柯和她說,他們鐵三角瓦解了,很難過。他放學回家途中,被兩名別校學生堵住,把他書包扔進水溝,罵他;「你都混了,還讀什麼書!」
她說:「你現在是在還債,還以前不讀書的債。從四月十一號你開始要讀書,這些事情就一定會碰到,不必受影響,讀你的。」
曾經在朝會上,校長特別把柯文雄褒揚了一番,稱讚他是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榜樣,要大家效法。早上被褒揚,下午就遭人又打,書包被搶走,丟回來時,裏頭的書都不見了。
流波所及,她也遭殃。曾經有學生來討熱水泡麵,飲水器在她位子斜背後,學生側著身子擠進她坐的椅子後面要接水,不方便,她便起身拿過學生手中的保力龍碗,替他按鈕裝熱開水,立刻辦公室那邊老蔡就說了:「康懷萱,學生有腳有手啦,讓他們自已去罷,對他們那麼好!」
她已學會老著面皮,笑了笑。初來這裏教書時,因為每天到學校陪學生早自習,招來同事們淡言淡語的,她還不知,最後老蔡來告訴她:「大家不興這麼著,你一人大清晨的來,校長面前,我們不好不也跟你學樣,弄得大家都辛苦,何必呢。」
她為此事,背地哭了一場。便依老蔡的勸告停止了幾天,很氣悶,漸漸又回到原樣,幾分罪過,幾分謙卑的,倒也挨了過去。以後她總是頭一個來到教室,把窗門一扇扇打開,冬天天仍暗時,就先開燈。養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慣,不論前夜多晚睡,次日一定五點起床。有一天她批到一本週記,寫說他們教室早晨的燈光開在那裏,給人非常安全的感覺,會想早一點來學校唸書。這是她不曾預期的,心中酸酸一熱。
後來柯又來找她,欲言又止的樣子,問他什麼緣故。原來柯的父親跑船,母親開雜貨店,大約是一次他在看書,被哥哥取笑了,他只好每天放學回家,吃過飯就上床睡覺。家人入睡後,他再爬起來K書,清晨四、五點再睡回籠覺。母親光看他整日昏睡,早上叫又叫不醒,氣得牙癢,父親一下船回家,便告了狀。父親把他叫到跟前,罵他不必唸書了,去做事。
柯娓娓道著家務事,當時他們一起走下山,沿著鐵軌往夕陽籠罩的車站漫步去。她發現。柯其實並不如他的講話內容那樣苦惱,像絕大部份年輕人,他們只是要講,要發表,要熱烈淘淘的給予別人,不理會與人應對,而幾乎帶著霸氣的,就是要給。某方面來說,他們其實是跟自己那個生命橫溢的影子在囈語,旖旎。所以她安詳的聽。也沒有建議,聽聽會自想到日常的許多煩瑣上去,回來眼前時,有點疲倦的,打了個呵欠。
柯憂愁的問她:「怎麼辦老師?」
她說:「爸爸是以退為進,激將你。你當然要讓,等考上學校,爸爸高興還來不及,怎麼會不讓你讀。」
柯說:「可是老師你不知道我爸那種人,那種。嘖!很專制,言出必行──」
她打斷說:「老師擔保可以嗎。如果你考上高中,爸爸不讓你讀,老師幫你去跟爸爸爭。」
柯滿意了。不,他仍不滿意,一邁一大步的走著枕木,左搖右晃的,心猶未足。
七
至今,她仍會常常想起與彭鏡在一起的時光。
他們都是羅東人,彭鏡唸統計系,跟她的學校隔在麗水街兩頭,因為回過幾次火車回羅東,漸熟稔。有一天他居然穿越整條麗水街來女生宿舍找她,以後便常常來了。過年回鄉,初一來跟她拜年,全家人小兔驚跳般,避得精光,留下客廳他們二人,和一茶几糖食水果,談話不多,光陰卻真短,滿溢著華姿化妝品的甜香。
他早她一年畢業,服兵役時寫信來,信上永遠比他們相處時確定,和熱情。她分發到此教書,他放假還跑來過一次,她請他在山腳下吃了碗蹄花麵,他就回臺北了。次日上課,學生鬧她,昨天誰誰是老師的男朋友哦,她說不是,但也自知一臉掩藏不住的笑,洩露無遺。
彭鏡服完兵役,去臺中跟他哥哥做貿易,信中提過走出口機械零件。很忙,忙得越來越沒有時間寫信,電話也沒有。跟彭鏡,她也是高估太多了嗎?
現在她每月交給嫂嫂兩千塊伙食費,給父親少一些,母親多一些,自己花用餘下的存郵局,還打了個會。她正在找房子,計劃搬出大哥家租居。她真渴望能有一個自己居住的空閒,她將擺很少很少的家俱,留出最大的空地可以隨意走來走去。她的桌上,絕不要堆放東西,要清清爽爽的一大張桌面,只擺一盆鮮碧的鐵線蕨。
最後,她要買一盞好燈。絕不要日光燈,像辦公室和教室用的,它們只會把原已剝落的水泥牆壁照得更窮敗,銀青燈光下的人的氣色最難看了。她的屋子要充塞著暖黃色明亮的燈光,愛開多久就開多久,不必像嫂嫂家客廳那盞美術燈。只有客人來才開它。
她想著這些的時候,恍惚瞌睡去了。
第二天,她下了火車站已嫌遲。招計程車趕上山。一名粗漢喊她康老師,嚼檳榔的血盆大口朝她齜牙傻笑,好不駭人。漢子熱絡的幫她叫了車,令司機不准收康老師的錢,對她說:「老師你放心,在我的地方坐搭哭洗不要錢。」
她慢慢記起他叫楊光義,常常到訓導處寫悔過書,她曾罰他抄寫四遍孟子見梁惠王。他是把四枝原子筆綁在一起一次抄完的。
計程車爬上坡,駛過薔薇盛開的王豆漿門前,她歎口氣好笑,心想楊光義,教了他半天,還是流氓。
八
王啟松轉學了。
柯丈雄考上基隆省中。
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寫完
民國七十五年三月十七、八日中央日報海外版
(※按:本文收入朱天文《炎夏之都〉一書,三三版。)